手机预览

方式一直接手机输入网址

方式二扫描二维码

微信
微博

2019遴选考试笔试题每日一练之案例分析(5.23)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考试题库 > 每日一练 > 笔试 >

2019遴选考试笔试题每日一练之案例分析(5.23)

2019-05-23 15:53:51 | 来源:中公遴选

材料5:

在经济领域,创新往往与“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相联系。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指出,企业家的重要作用在于实现企业资源新组合,从而让资源价值得到更大程度实现。因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拥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数量以及这些企业家在实践中的创新努力。正是因为某个或某些企业家率先创新,众多企业家迅速模仿,才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企业家精神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它是长期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

熊彼特把企业家精神归结为五点,即首创精神、成功欲望、冒险精神、精明与敏锐、事业心。这五点构成了自主创新成功的基本条件,是克服自主创新过程中各种困难的关键。

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受到企业家的个性、教育背景、个人经历以及外部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是企业的无形财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当今中国最重要的资源不是资金、自然资源、高素质的劳动力,而是企业家精神。

材料6:

M是北京某大学的教授,他领导的研究团队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获得了几十项专利,但直到2011年年底以前,这些成果一直呆在实验室中,没有转化为市场产品。“长期以来,我国对科技人员的评价和激励主要看前期研究成果,对成果是否能够转化缺乏足够重视。科技人员的研究主要为了取得学位和职称,至于能否转化,收益归科研单位,与个人关系不大。此外,成果转化一般要5年左右,从容易体现价值的角度来说,他们更愿意研究,成果转化带来的收益还不如评个教授来得快!”M这样说。

2009年,中关村成为我国首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2010年年底,中关村开始实施“1+6”先行先试新政策。其中“1”是搭建中关村创新平台,“6”是在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股权激励、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方面实施6项新政策。

根据中关村的“1+6”政策精神,M所在的大学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学科性公司管理办法和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按照新制度,科研人员可以以技术入股,享受自己的科技成果。

中关村和大学的制度创新,给M和其他科技人员带来了极大的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2011年年底,M和他的团队成立了一家电子信息技术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按照M所在大学的规定,公司的股权结构如下:大学占公司30%的股权,以M为首的技术、管理团队持股52%,其他战略投资者持股18%。同时,注册资本的30%也就是600万元还将作为技术股奖励进行二次分配。

依托“1+6”政策,在股权激励下,M创立的电子信息技术公司发展迅速。2012年实现产值7000万元,2013年产值更是突破了1亿元,2015年在创业板上市。目前,公司主要经营北斗卫星导航、民用雷达及高性能信号处理产品,已是一家有名的科技创新企业。

现在,M有双重身份:一家上市公司的领导,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任。M说,公司经营不仅能让研究人员得到经济利益,也能促进研究活动本身。“以前我们的研究成果都是同行评审,行不行实际上都是圈子说了算。现在,我们的成果都要接受市场的检验,是市场说了算。对我们而言,这个压力更大”,M总结道。

加入中公遴选备考群,关注中公公务员遴选考试公众号:中公公务员遴选考试,获取更多考试信息。

更多考试信息请点击查看:遴选考试公告公务员遴选报考指导中央遴选考试公告等。

更多省份考试信息请点击查看:浙江遴选考试湖北遴选考试浙江遴选考试等。

访问手机版:https://m.zglinxuan.com/kstk/mryl/bs/51733.html

{{msg_type_name}}